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技术及氧含量控制
一、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技术
-
抽提法:在乙烯生产过程中,C5馏分作为副产品约占乙烯产量的3%。而C5馏分中异戊二烯的含量为15-20%。抽提法就是从这些C5馏分中抽取出异戊二烯。
-
丙烯二聚法:此方法涉及丙烯与三异丙基铝催化剂在加压和加热条件下的反应,生成2-甲基-1-戊烯。随后,在酸性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加热,使其异构化生成2-甲基-2戊烯。*后,以溴化氢为催化剂,通入水蒸汽,在600-800℃下分解成异戊二烯和甲烷,经过精制得到*终产品。
-
异戊烯脱氢法:异戊烯(包括2-甲基-1-丁烯和2-甲基-2-丁烯)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,于约600℃脱氢,随后精制得到异戊二烯。
-
丙酮-乙炔法:在加压下,丙酮和乙炔在溶剂氨中反应,生成2-甲基-3-丁炔-2-醇。接着进行加氢反应生成2-甲基-3-丁烯-2-醇,*后使用三氧化二铝脱水,得到异戊二烯。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技术及氧含量控制
-
醚醛法:这是原化工部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,1987年通过了化工部技术鉴定。该方法采用MTBE与甲醛一步法合成异戊二烯,原料来源广泛,三废产生量少且易处理,能耗低。
-
异丁烯-甲醛法:该方法由法国的石油研究院发明,后由苏联及日本公司加以发展。将异丁烯和甲醛共同加压,用硫酸作催化剂,反应生成4,4′-二甲基-1,3-二氧杂环已烷。再用磷酸铝作催化剂,在300-400℃下分解,经精制得到异戊二烯。
二、氧含量控制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技术及氧含量控制
异戊二烯作为一种高度反应性的化学品,其储存和处理过程中氧含量的控制至关重要。过高的氧含量可能引发氧化反应,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甚至发生**事故。因此,为确保异戊二烯的**生产和储存,需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氧含量:
-
实时监测:使用高精度的氧分析仪,如ADEV氧分析仪,对异戊二烯生产过程中的氧含量进行实时监测。这些设备能够提供快速、准确的数据,帮助操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氧含量异常。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技术及氧含量控制
-
惰性气体保护:在异戊二烯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,引入惰性气体(如氮气)以置换或稀释空气中的氧气,从而降低氧含量。
-
密封操作:确保生产设备和储存容器的密封性,防止外界空气进入,从而减少氧含量变化的可能性。
-
温度控制:异戊二烯的氧化反应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。因此,通过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,可以降低氧化反应的风险。
-
操作规程: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,确保生产人员了解并遵循氧含量控制的重要性,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氧含量超标。
通过上述措施,可以有效控制异戊二烯生产过程中的氧含量,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 全。异戊二烯的主要生产技术及氧含量控制